筆者現在是一個不喜歡主動找人的人。

從前,筆者很喜歡跟摯友「煲電話粥」,
天南地北,不著邊際,什麼都談。
通常都是放學回家就拿起電話按下屬悉的號碼,
然後就一聊三至五小時,雖說累卻仍樂此不疲。
最有趣的就是,跟筆者聊電話的,
都是筆者每天上學都見面的同班好友。

女生總是特別愛說話,所以聊電話是一個「簡單任務」。
「煲電話粥」的高峰期總是在中學階段,
原因是女生開始浮現她們的「八婆本色」——
這不是在罵人,而是在說明女生的「八卦」天性。
每個女生都彷似一部「人肉天線」,
若果天線稍有接收遲鈍的女生,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女的。
筆者中學時期就讀女校,後來才知道,在女校裡,
「路邊社」消息有時還頗為重要。
不知道女生是否太「八婆」了,往往一大群女生聚在同一個地方,
就會是非不絕。
不要以為女校就沒有爭風呷醋的事,女生天生就善於嫉妒,
「爭風呷醋」,是發生在朋友與朋友之間。
例如我的好友時常跟我「孖公仔」出雙入對,
忽然有一年我跟我的好友不同班了,她認識了另一個女生,
自此我們「孖公仔」的出場姿態少了,
倒是她跟她的新朋友愈來愈混熟,
有時候跟她聊天她都時常提起她的新朋友,
我就會忍不住咬牙切齒了。
又或者,簡單來說,女生與女生之間的「嫉妒」,
大多基於樣貌、身材、男友或金錢之上。
而在女生圈子裡,除了「嫉妒」,
還外加女生天生的「口不對心」, 於是更易發展成「表裡不一」、「虛偽」。

所以說,女校外表單純,內裡卻是暗黑天堂。
而在筆者的年代,聊電話就是在學校以外,
跟班中好友聯誼、交換消息、聊心事的最佳「秘密基地」——
至少,不會隔牆有耳。

筆者的中學時代末段,見證著手機短訊的興起。
自此,筆者時刻拿著手機,手指在鍵盤上翻飛疾走——
但不是按號碼致電好友,而是SMS她們。
內容可以很有深度,也可以很無聊:
「你做緊咩呀? 好悶呀-3-」
「我睇緊電視。」
「你成日掛住睇電視,又唔搵我。」
「依家咪SMS緊囉=______=」
「成日都係我搵你,你就完全唔會搵我,你究竟當唔當我係你朋友咖?」
「咁你知我唔鍾意主動搵人咖嘛,你搵我都一樣啫=.=」

是的,以上是從前筆者跟好友常有的SMS對話。
當然,筆者也會常常致電好友,但有很多時間,
筆者都會SMS好友,並埋怨她們不找自己。
那段時間,筆者算是最積極主動與好友聯絡的時期,
倒是筆者有時埋怨好友們的被動,好友們都循例回答筆者一句:
「咁你知我唔鍾意主動搵人咖嘛,你搵我都一樣啫!」
讓筆者啞口無言。

後來,筆者中學時期的好友都因升學問題而離開了香港,
遠赴外地留學。
筆者初時還會急急申請長途電話服務,打電話給她們,
但漸漸地只會SMS她們,再漸漸地,
都只會有空時在MSN找她們文字來往幾句。
初時,敏感的筆者以為自己跟她們的友情因距離而淡了,
所以也怨恨過時間,自閉自己心酸了良久。
為友情被時間沖淡而可惜,但自己卻是苦無動力去找她們。
終於,筆者又忽然明白了,這不涉及友誼淡了,
而是,筆者變了。

究竟是變了什麼?
自身而言,也許是人長大了,成熟了,
甚至是沉默了,不那麼喜歡說話,
所以,自然電話也打少了。
而且,明白到「煲電話粥」或是SMS、MSN是多麼浪費時間,
所以,又同時停止了這三項無了期馬拉松項目。
而大家都長大了,開始發現時間流失得愈來愈快,
終於,大家都會發現,我們渴望悠閑地與故人摯友安坐Cafe裡,
面對面分享各奔前程以後各自精彩的生活。
我們,完全厭倦了在頻率中碰面,往往有什麼話,
都只想留待碰面時才一一詳談。

至於環境而言,由於大家生活的地方都不再一樣了,
於是,大家的生命不像從前重疊,自然談起話來也少了一份共鳴。
然而,幸而大家都是好朋友好姊妹,以致大家說起自己的事,
其他人都會細聽,然後給予意見或是感受。
不過,昔日好友不再時常圍繞你身邊,
而新認識的朋友卻又因年長成熟及認識時日太短關係,
很難建立放學後煲電話粥形影不離的友誼。
在這樣的環境下,自自然然,你不那麼喜歡打電話了,
SMS、MSN反而還會比較多——
人長大了,獨立了,卻又比從前更需要個人空間,
於是,人在獨處之時,開始不那麼喜歡被人進駐自己的私人空間。

筆者近來對於自己「不主動打電話找人」的特性有點懊惱。
從前,筆者很黏人,很喜歡致電好友們,
最後,有點煩躁的好友們都會說:
「你不要那麼黏人好嗎,朋友不是少聯絡就不是朋友!」
結果,筆者開始反省自己,並慢慢改變下來,
筆者成功變成了跟好友們同一個模樣——
絕少主動找人。
有趣的是,好友們開始埋怨筆者不找她們。
筆者會心一笑,看著螢幕上埋怨著我的文字,
我平靜地寫:
「其實是你們教我的,知己良朋不需要常常聯絡,
卻是偶然想念一下,偶然聊上幾句,有空碰個面,
就已很足夠。
每個人都屬於不同的圈子,總不能每時每刻都賴在同一個圈子裡吧?
況且,我們相識已久,大家都很明白,
大家的相處都因環境變了,然而友情卻是不會變的,
反是,我們正步入細水長流的昇華階段。」
好友沉默了一會,然後就回了一段文字給筆者,
其中一句寫:
「原來你已經那麼成熟了,而我還是那麼幼稚,對不起呢。」
筆者又再為這個可愛的朋友莞爾了。

這算不算是一種成熟呢? 筆者也不知道。
然而,筆者知道,絕少主動聯絡人,可以是一個大問題。
也許這是一種另類的獨立,但筆者就擔心,
筆者的男友會介意筆者「過份獨立」。
由於筆者才剛戀愛,本身早已被長期的「單身身份」,
無奈地練就了「習慣性獨立」,
凡事都習慣依賴自己,有什麼事都自己想辦法解決。
筆者會打電話,會SMS或MSN找男友,
但筆者是基於在大家無法碰面時,想給男友一個安心——
筆者還是比較喜歡face to face的溝通方式。
當無法碰面時,筆者實在很懶於拿起科技產品找人,
筆者只想自己想找的人可以主動找自己,
這樣筆者不用煩,亦不會總是覺得自己無禮地闖入別人的私人空間。
所以,筆者問過男友,我會不會太獨立?
他說,是有一點點太獨立。
筆者想,是因著認為拍拖戀愛都可以有各自的空間吧?
尤其是男生,不是很喜歡跟兄弟幫窩在一起麼?
加之,不是很多男生都很拍女友愛煲電話粥嗎?
筆者就是明白,所以不想也不會太黏人。

你,又有「不主動找人」病嗎?

 

跟我出奇的像耶...
只是我從小到大都是這個樣子..
現在反而比較主動了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or12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